
这家饺子馆,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殷庄村。掀开门帘,只见通明厨房内,5个穿围裙的大婶正围成一圈包饺子。擀皮、裹馅、捏皮……
殷庄村为啥要做饺子?“地下没矿产,地上缺景色,让乡民富起来,村里要想点招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孙红昌解说。
当地再差,也有开展亮点;再难,总有处理办法。基层工作不就是这么干的吗?孙红昌想:要找到村里优势,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。
去村里转一转。孙红昌发现,好几户人家在煮饺子,香得很。“村里人会包饺子,是不是优势?”孙红昌有些犹疑。
转出村去,孙红昌来到新乡学院大门口,只见一些学生连续在门口取着外卖。“新乡有河南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,在校学生20多万人。”重复思索后,孙红昌一个主意冒了出来:何不安排乡民,包好饺子卖给校园?
和乡民一开会,咱们一拍即合。村里种菜、种麦,不缺质料;包饺子驾轻就熟,要多少都没问题。
世人连连叫好。忽然一人发了话:“校园那儿,谁去谈?”“得抓住联系上!”孙红昌预备举动。
几天后,孙红昌便找到了时机。红旗区委书记刘宏锋来村里,听了村里的困难,揽下活儿:“我去和校园谈。”
殷庄村里,咱们为了饺子工作忙活起来。本来搁置库房装饰后,成了饺子加工厂。村里党员牵头,找到几户乡民,先训练、再上岗。
“要做就要做正规,确保甘旨实惠,更要确保安全健康!”孙红昌跟村里算计起来。殷庄村以“前店后厂”方式,办完必要的手续,办起饺子加工厂、饺子馆。饺子皮薄、馅儿大、现包、实惠,学生很满足,校园打来电话:要长时间协作,还要加订!再后来,区里领导也处处介绍,当起了宣传员。辖区部分高校、企业和政府单位食堂,纷繁常态化收购殷庄村饺子。
饺子让殷庄村变了。一变,包饺子的乡民荷包变鼓了,他们多是村庄低收入人口;二变,村团体收入也变多了。此刻,孙红昌又有了新主意:不定期举行“爱心饺子宴”,约请全村70岁以上200位白叟免费吃饺子。邻居们坐一块儿吃,让媳妇给婆婆端饺子,让婆婆给媳妇添饺子……嬉笑颜开间,对立融化了、爱情增进了。
饺子带来的改变,还不止这些。“咱们还探究了‘出产+冷藏+深加工’的形式,上级又配了联接资金,咱们买了设备,建成石磨香油加工厂。”孙红昌嘿嘿一笑,“别的,我还在搞直播带货。现在看的人尽管不多,但我坚持每天播1小时。”采访时,区里干部介绍孙红昌,都要夸一句:“现在他嘴皮子溜的,和相声艺人差不多。”
当然,殷庄村的饺子,仅仅区里推动村庄全面复兴的一个小方面。近些年,红旗区以种业经济、设备农业为主线年村庄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4427.1元。
在资源匮乏的殷庄村,记者一路走一路看。透过一盘饺子,看到这个当地干部绞尽脑汁、想方设法的干劲,也看到了村庄全面复兴工作充溢光亮的未来。(记者 方敏)

电话:4000011699
版权所有 © 华体会登录入口-华体会官网里尔赞助商-华体会官网赞助AC米兰 豫ICP备11012725号 网站建设: 网站地图
版权所有 © 华体会登录入口-华体会官网里尔赞助商-华体会官网赞助AC米兰 豫ICP备11012725号 网站建设: 网站地图